[案例写作方法]如何定位开头和结尾?

2019.01.03 分享

如何定位开头和结尾?

文|赵子倩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案例写作的潮流,越来越趋向较短的篇幅。理由有目共睹,长篇案例信息量过大,而且容易失去焦点。更为直接的理由则是现代社会文化快餐式的尴尬,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不爱阅读。

案例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把学生代入情境。既然如此,案例写作的最根本技巧实际上是如何让经过筛选的信息实现有效传达。那么,写作风格是需要有一定套路的,这让读者有了一定的期待。这就好比出门远行,无论当地的饮食如何让你吃不惯,你还是可以找到一家麦当劳,并且合理地认为巨无霸的味道是相差无几的。

好的案例应该让读者知道作者对自己的期待,开头和结尾就好比一片信息海洋中的灯塔。开头的目的是让读者掌握概览话题的核心,结尾的存在意义是对读者将要向哪里去的指向。案例的开头和结尾两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原因其实并不在于开头和结尾本身,而是在于案例这种问题的独特性。案例文体相对于我们熟悉的其他文体而言,既不能一马平川、毫无波澜,又不能为了制造“效果(阐述话题的重要性和独特性)”而夹叙夹议,作者必须用事实当作“一砖一瓦”,去构建一整篇案例的“游乐园”。热衷于案例开发的作者实际上无人不知“客观中立”,在案例文章的中段基本都能做到“摆事实”而不“讲道理”。但写作水平高下实际的分水岭是开头和结尾,因为开头需要极度浓缩,结尾又需要升华,这对思维和写作功底的要求高于全篇任何一个章节。我们作为作者,实在太容易为了实现开头的核心问题和结尾的讨论指向而忍不住跳出来说两句。这犯了写作大忌。


在案例评阅中,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这样的开头或结尾:

开头:ABC公司在某某方面做得十分成功,获得了无数奖项和专利(陈列式写法),我们来看看公司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为了引入)

结尾:XYZ公司在某某方面惨遭滑铁卢,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为了升华)


这样的写法,在读者的潜意识里不仅做不到“读者代入”,反而造成了“七嘴八舌地围观”这样的讨论情境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理正好解释了这两种讨论情境的差异。


符合案例写法的开头或结尾是:

开头:ABC公司非常成功(简单解释),但这种成功却因为某某原因而难以延续,公司必须解决某某问题,从而保持领先。

结尾:XYZ公司惨遭滑铁卢,新上任的管理者为了挽救颓势的思路(文中已陈述)到底如何实施?


是否似乎看到开头和结尾有一点类似?事实上,即使真的很类似,也是可接受的一种写法,只不过换了措辞。而更好的写法是,开头强调问题在现阶段的复杂性和目标的难度,结尾强调解决措施的开放性、几种方案的可选择性、或者对于未来的思考。

总而言之,作为案例作者,在写作时全程都要和自己斗争,开头和结尾是最激烈的战场。


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

集聚商业智慧 推动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