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写作方法]编审流程与工匠精神

2019.07.18 分享


编审流程与工匠精神

文|赵子倩


undefined


案例到底要怎么写?各大案例库的偏好是什么?这些问题往往是案例开发者初期迫切想要了解的信息。


undefined

案例到底要怎么写?各大案例库的偏好是什么?这些问题往往是案例开发者初期迫切想要了解的信息。对于案例库而言,由于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一般会关注两大问题:首先,案例公司和主题是否可以补充案例库的空缺?第二,投稿案例的写作质量是否符合规范

针对第一个问题,只要简单查阅就可以确认。针对第二个问题,案例库出于自身法律风险的防范,需要对所有投稿进行细致的检查,这个过程统称为“编审流程”。编审流程的目标并不是在流水线上塑造一种标准化的产品。



实际上,案例作为一种创作,也作为课堂教学资料,主题的多样化才是它应有的特点。然而,在超过百年案例教学法传统下,还是积累出了一套“门道”。对于诉讼意识强烈的西方世界来说,案例材料在课堂上任由评价,本身应该是比中国实现起来更难的。原因是,任何一句溢美之词都会被学生视为缺乏学院派作者应有的独立性,而任何一句缺乏依据的评价都有可能遭到公司的诉讼。别忘了,案例的应用场所是教室,为了让学生有机会评价,案例的正文才会故意摘除评价,从而获得公司的信任和授权,让自己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公布于众。

因此,强化案例的“规范性”更多不是指排版、表格的位置、字体字号之类举手之劳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指字里行间的一些“technicality(技术问题)”,目的是保证平台和作者都不会遭受诉讼。这就好比要走过一片雷区,到达光明的彼岸。编辑就好比向导,帮助作者绕过所有埋雷的地方,或者直接下手帮助作者排雷。

不论案例竞赛还是日常收稿,审稿流程都很像一个漏斗。首先会从所有投稿中筛去一些存在硬伤的稿件:例如,一手案例没有授权、二手案例引用注释不足、签发授权书的公司和案例主题公司有出入、以论文风格进行写作等等,不一一列举。其次,粗略考察一下主题的深度和稀缺度、以及TN的详细程度。如果经过前两轮评估,案例都被选中进入深度编辑环节,那么后续修改就提上了日程。

通常,没有几个投稿是不经过三五轮修改的,魔鬼都在细节中。作者往往需要经过一轮缩减、一轮开头结尾的定位调整、一轮二手资料的引用补充、一轮对TN设置问题的重新思考,最终才能定稿。有的作者一开始很不喜欢编辑人员的执着,我本人也曾如此。但是,在被逼着修改的过程中,往往的确发现某些地方不够恰当、不够严谨、或者根本就是数据错误、错字和逻辑模糊。修改完成后定稿时,好像面对着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好消息是,你越是为这件事情付出心血,事后越是对成品抱有高度认可。这也许是心理学上“态度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态度”之矛盾吧。反过来想,编辑对我们的作品为什么要付出?谁去认可他(她)们?编辑的心血不也是一种付出吗?作为署名作者,怎应让自己的投入甚至少于编辑人员的投入?对于精雕细琢、工匠精神一事,任何一位作者都应心存敬畏。认可了这一点,从此可以不再把编辑当成对手,而是当成保驾护航之人。

尊重编辑,关爱编辑。



undefined



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

集聚商业智慧 推动教学创新